政府今年《財政預算案》提出預留10億元成立「人工智能研發院」,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今(14日)午開會討論。當局建議研發院以政府全資擁有的有限公司形式運作,將配置算力資源、建立實驗測試平台供業界為AI模型做訓練及測試、並設制度向「在人工智能領域表現卓越的人才」頒發「研發院院士」榮銜,深化「研發院」的研究人才庫等,冀最快於2026/27年度內正式投入運作。
人工智能研發院屬政府提出的「五大研發機構」布局之一,創新科技及工業局、數字辦計劃於本年度內尋求財委會批准撥款。擬申請的10億元撥款,將用於支付設立研發院及其首5年(2026/27年度至2030/31年度)所需營運費用,包括員工開支、研發工作及相關支出、設備、租金及辦公室營運等費用。
就研發院主要業務,當局建議在院內設立一個主要由國際頂尖AI學者組成的「學術委員會」,負責制定上游研究方向、範疇及課題,透過與持份者緊密溝通,及就不同研究計劃向當局提意見,助力協調本港AI重點研究方向。當局亦建議設「研發院院士」制度,招攬本地及國內外人才,院士有資格擔任院內重點研究項目的主要領導,以及申請院內策劃的科研項目,促進跨機構、跨地域的科研合作。
研發院職能亦包括推動產業應用及協作。當局建議在院內設立「專責部門」,推動與不同研發機構加速中下游研發,以及成果與知識產權轉化;另亦建議設「實驗測試平台」供業界在安全及標準化的環境下,進行AI模型訓練和測試。當局亦提出在研發院配置算力資源。
架構方面,研發院將建立兩層機構管治制度,其中「董事局」負責制訂策略性事宜、發展方向和良好管治制度;「行政總裁」負責帶領團隊及公司日常營運。初步架構設計包括科研、產業合作、算力及數據管理、人才發展與推廣合作,以及行政等部門。
至於人手部署,當局估計研發院需聘請全職研究人員、博士後研究員、工程師和研究助理等專業科研人員,以及其他管理和行政支援人員,料運作首一兩年員工數目約50人,並會按「研發院」的發展路向、實際工作需要及財務狀況檢討及適時調整人手。